王先生從小就不敢晚上一個人睡覺,現在長大結婚了,每天還是要等到太太返家身旁有人,才敢關燈睡覺。要是事先知道太太當天很晚才回家,他會盡量在外遊蕩拖到太太快到家才打道回府,總是不敢一個人獨自待在家裡,問他害怕什麼?他說怕黑。為什麼怕黑呢?王先生也說不清楚,籠籠統統的意思大概就是怕「鬼」吧! 晚上獨自一個人閉上眼睛之後,眼前的一片黑暗就會引發高度的害怕,彷彿未知的危險就在身邊,即將襲擊而來,同時,心跳不斷地加速,呼吸變得急促…這時候,似乎只有睜開眼睛,確定四周是否安全或者找到陪伴的人,害怕的感覺才不會繼續下去! 萬一回家之後,突然接到太太必須晚一點回家的電話,那該怎麼辦呢?王先生就會打開音樂、開亮所有的燈、盡量待在接近門口的地方,一直捱到太太回來,這才鬆了一口氣,要是這種作法沒效,只好藉助酒精的力量,麻痺自己的感受,驅走心中的害怕。 王先生一直覺得自己這種怕黑的行為實在有些可笑,自己都已經四十歲了,怎麼還在怕黑呢? 不合理性的畏懼 王先生這種特定對「黑暗」的不合理害怕,在臨床上稱為「畏懼」症。基本上「黑暗」本身是不具危害性的、不會傷害人的,但是,王先生卻對「黑暗」有著不合理程度的害怕。通常,當事人也會覺得自己這種害怕是沒道理的,甚至是有點可笑,但是,真的遇上的時候,強烈的害怕卻會有違常理、不聽使喚地一擁而上,只好用逃離(離開黑暗的情境,例如:跑到屋外、光亮或人群聚集的地方)或是儘量迴避(不讓自己有機會一個人待在黑暗中)的方式來減輕讓人受不了的害怕,可是這樣一來,你的生活也會連帶地受到許多的限制,你沒法一個人出差、旅遊,或是到了接近上床睡覺的時間,自己總是像個跟屁蟲,一直黏著別人,不敢一個人睡。有些人是不怎麼欣賞自己變成這個樣子,所以,事後總會把心情搞壞了。不過,你越是採用逃離或迴避的方法來因應害怕,這種害怕反倒是一直存在,其實是在維持害怕的威力,這一點是想要克服「怕黑」的人必須特別注意的。 這種對黑暗的害怕,某些是可以找到過去生活的特定事件來解釋,譬如:有人曾經在半夜醒來,突然發現母親不在身邊,害怕得嚎啕大哭,等到母親回來時,已經是驚嚇過度,從此不只是害怕母親離開,也開始害怕黑夜。也有人是因為母親也怕黑,自己也而耳濡目染地怕黑,甚至小時候周遭的人常拿發生在黑夜的鬼故事來嚇你,結果自己也潛移默化地變得怕黑,不一定要有什麼樣的特定親身經驗。此外,因為黑暗本身的模糊性(看不清楚周遭環境)也對害怕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,越是模糊的東西,自己的掌握感就越低,越容易害怕。當然,當事人本身與生俱來的「氣質」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,生性膽怯的人自然是比較容易怕黑。 克服「怕黑」 由於怕黑會帶來一些麻煩,造成生活上的一些限制,所以,如何克服「怕黑」便是接下來關心的重點。克服「怕黑」的不二法門就是「面對」,換句話講,就是不再逃離與迴避「黑暗」。這話說的倒是輕鬆,可是做起來可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一回事。就是因為面對「黑暗」很害怕,令人受不了,所以才會藉助逃離與迴避來控制害怕,現在卻要去面對「黑暗」,光想就很恐怖,更別說是去做了。更何況,萬一面對「怕黑」失敗,那可就會更加「怕黑」,遇到「黑暗」的時候,反而逃離得更快,迴避得更積極,生活受限的程度更嚴重。 的確是如此,面對「黑暗」的確會害怕,一旦面對「黑暗」失敗,也會更加地怕黑,所以「如何」面對,避免失敗是挺重要的。可是,就是沒法不經歷害怕而能變得不怕黑,只要我們採取一些重要的配套措施,克服「怕黑」絕不會像你想得那麼恐怖,而且,當你在克服「怕黑」的過程,獲致成功經驗的時候,你會覺得一切努力是值得的。對於克服「怕黑」的配套措施建議有下面幾點: 第一、回想過去成功控制害怕的經驗 |
請你靜下心來,想想過去曾經發生的成功控制害怕的經驗,譬如:如何克服不敢摸小狗、怕高或怕演講…等經驗。如果你仔細地回想整個克服害怕的過程,特別是情緒感受的部分,就像看錄影帶一樣地把事情重播一回,你會發現,剛面對的時候,一定會感到害怕,甚至害怕還會繼續增加,可是,只要你不中途逃離,過一會兒,害怕就會快速下降,那種有信心的感受就會浮現,由於這種有信心的感受,讓我們不再畏懼面對原先的害怕。請牢記,克服「怕黑」的過程也是這麼一回事,只要能面對「黑暗」,害怕就會下降,也請多複習記憶一下那種克服害怕之後有信心的感受,不要整個人只注意到剛開始面對的害怕。只要這種功夫多做幾回,面對「黑暗」的念頭就會越來越強。如果自覺沒有成功控制害怕的經驗,只好找個機會練習,真正體驗一下克服害怕的過程,獲致一些成功的經驗。
第二、創造或再體驗成功控制害怕的經驗
「面對害怕」的字面意思容易了解,但是,更重要的是,要能理解克服害怕的過程是怎麼一回事,如果你真的沒有任何成功控制害怕的經驗,那就來做個練習,真實經驗一下,當然,也歡迎有經驗的人來複習一下。
舉個例子,由高樓的陽台往下探,一般而言都會感到害怕,你可能會不自主地抓緊陽台欄杆、呼吸變得急促、兩腿有點軟,想要退回房子裡頭…。你可以挑一層讓你出現害怕的反應,但是不至於會馬上逃離陽台的樓層,當作練習的場所。練習的過程,你要把頭往下看,這時候,害怕的反應會讓你感到不舒服,這時,如果你忍受害怕,持續放鬆身體肌肉、調勻呼吸,並且跟自己不斷地對話「除非我自願跳下去,否則我是安全的」,撐過一段時間,你會覺得地面的景致不再那麼令人害怕,頓時變得輕鬆起來。請你用這樣的經驗去揣摩面對「黑暗」的過程。
第三、善用交互抑制原則
害怕的時候,交感神經變得興奮,心跳加速、血壓升高、肌肉緊繃,這時候如果可以控制這些生理的亢奮,減低心跳並且放鬆肌肉的話,害怕感也會跟著下降,這種現象稱為「交互抑制」,你可以事先做好準備,熟練正確的呼吸與肌肉放鬆法,運用在控制面對「黑暗」過程所產生的高度生理亢奮,就像前面練習克服懼高的例子,你將會更有效地克服「怕黑」。
第四、逐步面對原則
由於「黑暗」帶來的害怕相當高,很令人不舒服,所以,不免會採取一些方法來減低害怕,以王先生為例,就是點燈睡覺、打開音樂、喝酒、找人陪等方法。面對「黑暗」具體的作法,其實是不再使用那些可以減低害怕,卻會維持害怕的方法。為了要避免出現面對「黑暗」的失敗,不一定需要一下子全部禁絕所有原先減低害怕的方法,可以逐步地依照禁絕所帶來的害怕程度高低,加以排列,由低而高地逐一面對,逐步面對的方式聽起來壓力比較小,願意嘗試的意願也會比較高,當然,成功率也比較高。除非你有信心可以一次成功,否則就選擇逐漸面對的方法。以王先生為例,他可以挑選太太上大夜班,下班到家前的幾個小時先做練習一個人入睡。練習前,王先生習慣開燈、播放歌唱的音樂,在反覆睜眼閉眼的過程中疲倦入睡。依照害怕程度由低而高排列,王先生害怕的情境如下:
面對情境1、躺在床上睜眼、播放歌唱的音樂、開燈
面對情境2、躺在床上閉眼、播放歌唱的音樂、開燈
面對情境3、躺在床上閉眼、不開音響、開燈
面對情境4、躺在床上閉眼、不開音響、關燈
王先生可以由害怕程度最低的情境開始練習,面對害怕的過程,除了專心調整呼吸、放鬆肌肉與自我暗示「其實你是安全的」的動作之外,不能做其他的反應,直到害怕逐漸下降,感到輕鬆的時候,才能考慮是否進行下一個情境,請記住,面對害怕的過程一定要做的踏實,同一個情境多做幾次並沒有什麼不妥,千萬不要躁進,避免失敗影響到辛苦建立的自信心。
一旦王先生可以在太太回家前安心入睡,他便可以考慮,找一個太太不在家的夜晚,嘗試獨自一個人面對「黑暗」。藉由「逐步面對」相信就可以克服「怕黑」,生活可以獲得更多的自由,一個人出差、旅遊便不再是問題了!。
留言列表